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21日上午在京开幕,围绕"推进'十四五'规划落实,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"协商议政。
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在会议上提出建议,为建成国际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圈,需加强科创合作组织协调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、培育创新科技新生力量以及延伸创科合作产业链条。此外,他建议,还应加快设立产权法律学院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、仲裁中心和国际技术产权交易中心,为初创孵化企业及创科企业健康快速成长提供法律制度支撑。
蔡冠深表示,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群之一,理应在推进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承担起科技强国排头兵的重任,成就科技创新的“大湾区模式”。
他同时指出,香港的科技力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在国家大力支持下,香港本地研发总投入激增超过六成,初创企业数目增加两倍,至2020年共约3360家,并培育出多家"独角兽"企业。香港还是全球世界级高等学府最密集的城市之一,拥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,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数十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高端科研人才,基础和应用研究实力强大。
蔡冠深认为,"十四五"期间要发挥好香港与内地各自优势,建成国际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圈, 仍然面对两大挑战:一是怎样让人才、资金、数据等创新要素都流通起来;二是怎样吸引海内外更多的科研人才。
为此,他建议,大湾区的创新合作应成立由科技部牵头、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的创新合作联席会议机制,充分发挥大湾区内"一个国家、两种制度、三种不同法律和货币体系"的独特优势,提升大湾区的整体创新实力,特别是创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其次,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。加快大学基础研究、研发中心、跨国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、金融四方面对接。"十四五"期间,进一步用好香港这片科技创新的热土,需要各方统一认识、形成合力,着力促进科研要素跨城联动,在资金、税收、人才、生物医药等方面作出更便捷化的安排,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。
他续指,宜由香港高校联合深圳和广州的科研机构申办更多国家实验室,搭建更多创科新平台,发放大湾区人才绿卡,进一步发挥香港高校的科研潜力和聚集国际项尖人才的优势,为粤港澳科研及创新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生力量。
此外,支持深港联手加快建设扩大版的“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”,在其周边大力发展初创孵化企业及创科企业,着力打造世界级的深港版“华尔街+硅谷创新圈”。